Evident LogoOlympus Logo
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
A Line物镜和FV3000/ Ixplore

硅油物镜

硅油物镜是活细胞和活体组织成像的绝佳选择。由于折射率与生物标本更接近,能够采集到更明亮的透明化组织图像。由于硅油在37ºC(98.6ºF)下不会蒸干,让长时程观察变得更稳定,实验难度降低。由于硅油的折射率(ne=1.40)接近透明试剂SCALEVIEW-A2(ne=1.38)的折射率,因此,硅油物镜也适合于观察SCALEVIEW-A2透明化样品。

Silicone immersion objectives

Image data courtesy of Motokazu Uchigashima, M.D., Ph.D., Masahiko Watanabe, M.D., Ph.D., Departments of Anatomy, Hokkaido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样品:ScaleA2处理的新皮质层,VGluT1/绿色,VGluT2/红色,MAP2/蓝色

硅油与普通油浸60倍物镜的对比

样品与油浸介质的折射率匹配,A Line硅油物镜(UPLSAPO60XS2)能够实现深层组织成像。
 

图像数据提供方:Motokazu Uchigashima, M.D., Ph.D., Masahiko Watanabe, M.D., Ph.D.,
Departments of Anatomy, Hokkaido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更多地了解活细胞成像应用

使用30倍硅油物镜(UPLSAPO30XS)进行小鼠肝部胆道树结构的三维观察。

比较Klf5-LKO鼠和对照组鼠之间的胆道树结构。使用FV3000和30倍硅油浸物镜获取了用SeeDB透明化处理,厚度200 μm的肝组织样品中胆组织(绿色,胆管上皮细胞标识物CK19)的连续层切图像(1 μm的Z轴步进),在保持大视野的同时还能进行高分辨率观察。在Klf5-LKO小鼠中,观察到CK19+细胞簇(白色箭头)在空间上与胆树分离。

对照组鼠
KIf5-LK鼠
.
,

标尺:50 μm

硅油浸物镜选择指南

工作距离
(mm)
放大 物镜视场数* 数值孔径 介质 应用
UPLSAPO100XS 0.2 100X 22 1.35 硅油 亚细胞结构高分辨率成像
UPLSAPO60XS2 0.3 60X 22 1.30 硅油 单细胞的高分辨率和长时程成像
UPLSAPO40XS 0.3 40X 22 1.25 硅油 亚显微结构的多细胞成像
UPLSAPO30XS 0.8 30X 22 1.05 硅油 更大视野的更深层组织成像

*通过目镜可观察到的最大视场数。

共定位60倍物镜

PLAPON60XOSC2
UPLXAPO60XO(左)与 PLAPON60XOSC2(右)对比
FLUOVIEW FV3000测量多色荧光小球色差。

色差超校正和高数值孔径带来更好的成像性能

共定位荧光信号的问题在于需要具有卓越光学设计的物镜来校正色移(色差)。高数值孔径极致色差校正的60倍物镜在405-650 nm光谱范围内最大程度减小了色差的极值范围。达到0.1 μm甚至更小的轴向色差,并且随物镜发货附有检测数据文件。这种物镜能够以卓越的可靠性、精确度获取2D和3D图像,并且提升共定位分析精确度。在多色色标记实验中节省时间和成本,无须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共定位60倍物镜参数

工作距离
(mm)
放大倍率 物镜视场数* 数值孔径 介质
PLAPON60XOSC2 0.12 60X 22 1.4

*通过目镜可观察到的最大视场数。

相关产品

FV3000

FV3000

  • 仅在高分辨振镜(FV3000)或混合式高分辨振镜 / 共振振镜(FV3000RS)配置中提供
  • 每个通道均配置高效精确的全真光谱检测
  • 高灵敏度和低光毒性检测,有助活细胞成像

了解更多

IXplore Spin

IXplore Spin

  • 基于转盘共聚焦技术的快速和高分辨共聚焦成像
  • 具备低光毒性的特性,可实现活细胞3D共聚焦长时程成像
  • 结合硅油物镜,实现更深更精准的3D成像
  • 根据实验需求或经费预算,可升级至IXplore SpinSR超分辨率系统

了解更多

IXplore SpinSR

IXplore SpinSR

  • 超分辨率,XY分辨率可达120 nm
  • 光毒性和光漂白更小,可对活细胞实现更长时间的共聚焦成像
  • IXplore SpinSR系统中一键式切换宽场、共聚焦和超高分辨成像模式
  • 采用奥林巴斯硅油物镜实现精确的3D重建

了解更多

*标识图像:图像提供方:
ision of Mammalian Development, Genetic Strains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Genetics, Dr. Hajime Okada
Laboratory of Stem Cell Therapy, Institute for Quantitative Bio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Project Associate Professor, Dr. Tohru Itoh

对不起,此内容在您的国家不适用。

对不起,此内容在您的国家不适用。

Sorry, this page is not available in your country